为什么你写的代码老是出 Bug?这5个习惯得改!

2025-10-06 19:00:37

作为一个程序员,最尴尬的时刻莫过于:代码跑起来的那一刻,控制台疯狂报错,而你盯着屏幕一脸懵——"这不可能啊!我本地明明跑得好好的!"

别担心,你不是一个人。每个程序员都经历过 Bug 的毒打,但为什么你的代码特别容易出问题?很可能是下面这几个习惯在作怪:

1. "先写代码再想逻辑"——典型的翻车姿势

很多新手(甚至老手)容易犯这个错误:拿到需求就哐哐开写,写到一半才发现逻辑有问题。这就好比盖房子不打地基,盖到三楼发现歪了,只能含泪推倒重来。

正确姿势:

动手前先画流程图或写伪代码

把复杂逻辑拆分成小函数

对自己说三遍:"想清楚再写!"

2. "我本地能跑就行"——最经典的flag

这句话堪称程序员界的"打完这场仗就回老家结婚",只要说出口,十有八九要翻车。不同环境下的差异能让你怀疑人生:

"为什么在我电脑上好好的,服务器就挂了?"

"这个依赖库的版本怎么又变了?"

避坑指南:

用 Docker 统一环境

记下所有依赖版本

永远别说"我本地能跑就行"(立flag必倒)

3. "这个警告不用管"——埋雷专业户

编译器警告就像你女朋友说"我没事"——你说"好的"然后不管,后果会很严重。那些黄色的警告提示往往就是未来的 Bug 预备队。

血泪教训:

把警告当错误来处理

开启编译器的严格模式

记住:今天的警告,明天的通宵 debug

4. "反正就我用"——代码界的豆腐渣工程

写代码不写注释、变量名用a/b/c、函数长到能滚动三屏...这种代码过两个月你自己都看不懂,更别说别人了。

良心建议:

变量名要像快递单一样清楚(userAddress 比 addr 好)

一个函数只做一件事

写注释!写注释!写注释!(重要的事情说三遍)

5. "不用测试了"——自信爆棚的翻车王

"这么简单的功能还要测试?"——说出这句话的程序员,后来都在凌晨三点改 Bug。

测试保命套餐:

至少跑一遍核心流程

试试边界条件(比如输入空值、超长字符串)

自动化测试能救你的周末

终极秘籍:Bug 预防术

代码审查很重要:找个同事帮你看代码,往往能发现你忽略的问题

善用工具:ESLint、SonarQube 这些工具就像代码体检中心

学会debug技巧:console.log 大法好,但断点调试更专业

保持学习:每次解决 Bug 后,想想怎么避免下次再犯

记住:没有不出 Bug 的代码,只有不断进步的开发者。把这些习惯改掉,你的代码质量绝对能上一个台阶!

下次再遇到 Bug 时,别急着摔键盘,先想想是不是又中了这些招。祝大家编码愉快,Bug 退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