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纣王真的如此残暴吗?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告诉你真相

2025-10-02 19:02:49

商周时期,人们还是比较迷信的。周文王自己编出六十四卦,儿子周武王出征前,他还给儿子卜上一卦,怎么就不让纣王说自己“有命在天”呢?

不用贵戚,登用小人

这条罪状的意思是纣王不用贵族当官当权,提拔任用平民。这里的小人不是道德败坏的人,而是身份地下的人。这能算是罪状吗?用现在的话说,这是“唯才是举”啊。但这在周武王看来,是有悖于祖制的,应当给予处罚。

不注重祭祀

古代的祭祀,要杀大量的牲畜(甚至人),可以说是极大的浪费。据考古发现,纣王统治时期,祭祀的规模和频率的确有所下降,杀生的数量有所减少。这在当时来说,无疑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产力的保护,因为当时的耕作全部靠人和牲畜,应该算不上什么罪状。

刚愎自用,穷兵黩武

纣王(辛)继位后,重视扩张领土,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,把中国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,国土则扩大到今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沿海,基本平定了江淮与东南沿海地区,确定了华夏文明的核心僵域,而周朝趁着商军主力在平定东南而举兵偷袭,非常卑鄙。这条与其说是罪状,不如说是功绩。

听信妇言

这条罪状的意思就是听老婆妲己的话呗。在商朝,这并不能作为一条罪,因为商朝时期女人的地位比较高。据考古发现,在商王武丁妃子的墓葬中发现象征杀伐大权的斧钺。这个妃子名叫妇好,据说善于指挥打仗,连当时的名将

沚盾戈都听他指挥。

这六条“罪状”,我认为大多不能称的上是罪,如果非要说纣王的缺点的话,无非是骄奢淫逸,好女色。这只能说是生活作风问题,封建时期的君王大多如此。

对《论语》中关于纣王记载的分析

《论语》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,成书时间为公元前400年左右,也具有较高的历史参考价值。

《论语?子张篇》中,子贡曰:“纣之不善,不如是之甚也。是以君子恶居下流,天下之恶皆归焉。”

意思是说:商纣王的无道,不像现在流传得那么严重。所以君子忌讳身染污行,因为一旦身沾污行,天下的坏事就都归集到他身上去了。

因此说,舆论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带有一种从众的“惯性”:说某人好,要说得比某人实际做的还要好;说某人坏,则要说得比某人实际做的还要坏。

纣王之所以成为昏庸无道的暴君代言人,就是这个道理。拿“比干被挖心”这件事来说,成书最早的《尚书》中根本没有记载;春秋末期《论语》里记载比干死于纣王时期,并不是因为进谏而死;到了战国末期的《吕氏春秋》里,为突出纣王的残暴,说是比干被纣王挖心而死;再到明朝许仲琳写的小说《封神演义》,说纣王为了给妲己弄药引子,把比干的心挖出来。这一步一步下来,纣王成为暴君的罪名-就“坐实”了。

对纣王的评价

精通中国历史的毛泽东曾说过:

“殷纣王很有本事,是个能文能武的人,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。”

对于纣王,他称不上是明君贤主,毕竟商朝600多年的基业断送在他的手里(商朝的灭亡有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)。但他绝不是残暴昏君的代表,相比于一般的君王,他还是有一些能力的。

我是南山东篱,感谢您的阅读!欢迎点赞和评论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