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虫子玩出大商机,曾是农田益虫,如今一只身价200元

2025-10-20 11:52:00

因为蝈蝈怕冻,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,蝈蝈非常容易冻死,哪怕气温低于16℃,蝈蝈也会像人和动物一样感冒,出现食欲不振、精神萎靡等症状,这也是售卖的蝈蝈需要加温的原因。

30℃左右的气温,则是蝈蝈最喜欢的,超过27℃,蝈蝈就会开始鸣叫,那种悦耳的叫声,听起来特别惬意,越是爱好者,越是深陷其中,简直无法自拔。

对于农村人来讲,蝈蝈更是一种美好记忆,在当地农村,其实蝈蝈并不叫蝈蝈,而是叫蚰子,雄的叫老公蚰,雌的叫老母蚰,老母蚰尾巴处有一根长长的尾针,没有鸣叫功能,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产卵繁衍下一代。

小时候,每到七八月份,天气最为炎热的时候,也是田间蝈蝈最多的时候,那时候不怕晒,为了逮蝈蝈,伙伴们都是在太阳最为毒辣的中午,在蝈蝈最爱活动的豆田旁,谁也不说一句话,不发出半点响声,等蝈蝈叫声响起,而后循着声音的方向小心摸去。

待发现蝈蝈后,悄悄上前,双手一捂,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。

不过逮蝈蝈也是有所选择的,首先是听声音,声音尖锐或有杂音的一般不会逮,声音沉稳干净的才是大家最喜欢的,逮到的蝈蝈长相不好,依然不要,几个条件下来,最终能装进用高粱杆制作的笼子里拿回家的,应该也没有几只。

那时,村里老人常说,蝈蝈是好的,不但能观赏、能听声音,它们还能消灭农田害虫,虽然也吃庄稼的叶子,但主要还是吃田间的虫子,总体上讲,属于益虫范畴。

不过,在他摊位上,200元一只的属于畅销品,只要不是初级玩家,基本上都会选择这个级别的蝈蝈饲养。

老板还说,别以为200元一只就很值钱了,他家里还有价值500元、甚至是上千元一只的蝈蝈,像那种值钱的蝈蝈,一般都不会轻易拿出来卖,遇到买家,都是相约去家里品鉴。

除了销售蝈蝈之外,还有养殖蝈蝈的器具,如各种高中低档的笼具、食具、加温器等等,都特别受欢迎。

开始以为销售蝈蝈属于冷门生意,没想到小摊位前总是聚集很多鉴赏的玩家,老俗话常讲“河里没鱼市上看”,看来还是非常有道理的,小虫子催生出大商机,你认为这样的生意有前景吗?

收藏

举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